在太行山脉,一条“人工天河” 诉说着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的传奇。7月10日至13日,后勤保障部组织党员干部赴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开展暑期专题培训,本次培训以“践行八项规定精神,锻造后勤铁军作风”为主题,通过影像教学、专题讲座、参观讲解、体验教学等方式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锤炼党性修养。培训班由后勤保障部副部长俞广波带队,副部长陈杰、储瑾蓉及各中心(部门)党员代表共计37人参加培训。
开班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陈杰作开班动员讲话,他强调此次培训是提升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党纪教育学习的实践延伸。他强调全体参训人员要珍惜学习机会,认真听讲、深入思考,学有所获、学有所成;要强化团队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加强沟通交流,互帮互助、取长补短;要严守培训纪律,按时参加各项活动,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中共林州市委党校副校长常艳丽介绍了红旗渠精神培训基地的基本情况及培训课程安排,并为培训班赠书授旗。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培训期间,参训党员们认真聆听了林州市委党校教师宋小娜的专题授课《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价值》,观看《红旗渠》纪录片。先后走访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红旗渠分水闸、青年洞、南谷洞水库指挥部旧址等地,沿着红旗渠重走当年10万民工修渠路,近距离感悟红旗渠精神在林州城乡大地的鲜活实践。
为让红色记忆更可触可感,培训特别设置沉浸式体验环节。参训党员们换上复刻的修渠年代粗布工装,化身“修渠人”参与情景表演,大家通过扮演修渠的亲历者、见证者,走进修渠的决策、施工、攻坚等各个环节,从一把锤、一辆独轮车、一挑担子中感受当年林县人民修渠的艰辛与刚毅。党员们还走进红旗渠发电站,实地了解水电站为林州市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深度体会红旗渠这一伟大工程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在殷墟博物馆,参训党员们经历了一场文化之旅,在司母戊鼎、甲骨碑廊、甲骨窖穴,秦朝的小篆、汉朝的隶书、东汉时期的楷书……在一件件精美文物前,跨越3000年的时光鸿沟,追溯汉字渊源、聆听历史回响、领悟古人智慧,沉浸式感受商文明传承和甲骨文魅力,让培训内容更添厚度。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闪亮坐标,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在为期4天的学习培训中,参训党员们用内心感应历史脉搏,用脚步感受总书记走过的道路。通过此次教育培训,大家纷纷表示,要继续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将其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为推动后勤高质量发展汇聚奋进力量。
关注微信公众号